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培训 > 督导研究 > 内容

督学如何促进学校特色建设

时间:2019-11-07 21:46:05  字体显示:    阅读:

        我们教育督导的职责,包括督学的职责,不仅是代表着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有监督这样一个职责。其实我们的职责还有一个是指导,要运用我们的专业水准去指导学校内涵式发展。因为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督导条例中,明确提出新时期我国教育督导要内涵式发展的新任务,我们的督导工作要保证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这一块要通过督学监督,看有没有落实。今天上午也听谢老师的课收获很大,后面一句话说要促进实施数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块职责我觉得更多的还是要指导,所以从教育督导条例中,我想对于督学的职责定位来讲是监督与指导并重。
        小学也好,包括中学也好,特色建设都是一个重中之重,而且也是一线校长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督导督学我们应该去助推这些学校的特色建设,所以就有了我今天这样一个讲座的题目,如何通过教育督导工作来促进我们被督导学校的特色建设。
        今天上午在听郑老师的课,也把他讲到的内容来佐证一下我提的为什么要指导课程建设。教育督导条例也说到,基本原则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客观性、导向性,第五个原则是发展性,这个发展就是要提醒各位督学去关注被督导学校的特色经验,通过我们的督导工作促进被督导学校自主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作为督学你应该去关注怎么促进被督导学校的课程建设。
        郑老师的课中也提到他作为老督学的工作体会,就是16个字“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我想我今天所谓的讲座,其实也是想和各位资深督学一起就学校课程建设这项工作进行交流,希望把我们的一些经验介绍给你们,能够给大家一点点的启发,让大家今后聚焦这个问题的时候研究这一块,总结这一块,关注这一块,我想我的讲座就有一点意义了。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解释我这个讲座的来由和它的意义,这是教育督导工作在我们督学的职责范围内要去关注的一个热点,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去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
        一、教育公平背景下的特色建设
        我想这个话题提出来我都不用多说什么,因为在座的各位可能比我还清楚。为什么现在从国家、从市级,从各个区县都致力于推动学校的特色建设。不仅在中小学,今年我除了带祥云高研班,同时还有一个项目,就是中小幼,这次我把学前课纳进来,在座的也有幼教的督学,我现在正在带的一个项目是教育行政干部高研班,借助这个项目今年我有机会更多的走入幼儿园。我也发现,其实幼儿园才真正的更能体现正在进行的特色建设。最近也是跟西城有一些项目关联,上半个月走进实美职业学校,我跟职教关联特别少,但是上个月刚走进这么一个学校,也发现职业学校恰恰凸显出它的特色,幼儿园和职业教育都更能凸显特色。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觉得学校特色建设这样一个主题,能够涵盖我们各个类型的学校。所以为什么要进行特色建设,这个话题是我原来跟校长们讲的,想从四个层面去分析。其实我们也应该有很多自己的认识,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海淀的校长有很多培训班,我们都是到海淀有特色的学校去考察和学习,所以也特别感谢海淀的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帮助。
        第一,从学生层面来讲是为了满足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社会对人才规格,育人目标上也有需求,主要满足学生发展。
        第二,是我们对学校的要求,在育人过程和育人模式上学校应该有特色。一说到育人模式,海淀十一学校刚刚荣获了国家教改的特等奖,他的成果就是在育人模式上。
        第三,基于现实的条件,每个学校所生存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因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从办学要素条件特色出发,因人因地因条件出发,学校要创造出不同的特色。
        第四,一线校长更多的想有所作为,能不能在你的任期内学校有发展,有影响力。从影响力出发,校长希望能够借着学校或者是创造学校的各种资源,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以上几个方面,让大家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学校特色建设,这里不多解释了。什么是学校特色?大家可以说出很多。但是就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说一下,现在一说什么是特色的时候,大家都能想到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假期前我们刚走进海淀101中学,当时中央教科所的陈教授点评,什么是特色也同样提到这几个,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说特色就是人家没有的你有。但是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讲,应该说共性的多,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能比别人做的更优秀,那也是能显出相对的独特性和特色。
        大家都很努力,优秀的时候,我更关注什么?关注细节和品质,我做的更精致,更精细,所以人秀我精。有时候我也想,能不能再加一个词,就是人有我无,是不是也能表现出特色?当然可能大家会说,人家有好的你没有好的当然不行,因为咱们这里说的特色一定是褒义词,不是贬义词。你没有别人好的东西当然不是你有特色了,但是反过来讲,人家有的那些恰恰是我们需要改正的,是不符合目前教育规律或者是存在教育问题的地方,你没有,这不就彰显了我们的高品质了吗?所以人有我无,我觉得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凸显出这样一个特色。
        好比昨天刘主任提到减负的问题,说了这么多年减负,其实也没有真正减下来。这里面就隐含有很多问题还存在着,我们能够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我没有,那我就是有特色。去年媒体报道,沈阳有一所小学,已经连续20多年没有家庭作业了,没有过分提减负的时候,没有现在从教育部,从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以文件、法规来推减负的时候,他就坚持了20多年,一直没有家庭作业,而且还能保持自己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水平,这里面就值得去学习和探究,那就说明人家是有特色的,至少课堂教学是高效的。
        对于什么是学校特色,因为我们这本书里面专门有一位老师他做了一个文献梳理,应该说他还发动了很多北师大的博士生帮他一起梳理,这个词绝对不是现在才热起来的。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史上,这个词已经热过好多次了,从学界到实践界对学校特色的界定,或者对他的提法都有很多很多。但是概括起来可能能有共识的,这几个词出现的频次非常高。什么是特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并且是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三个关键词,我们从外部评价一个学校的时候就看他是不是跟别人做的不一样?独特。整个质量怎么样?优质。再看它是不是突发奇想,一朝一夕应景而作,还是坚持,长年累月?稳定。昨天跟密云一个校长讨论,他也是想为自己的学校思考,到底未来的发展应该怎么样。谈他以往学校办学理念体系的时候,比如说说到校训,我一下又想起来了2007年我们去江苏一个小学,那真的是一点都不起眼,但是到现在我们都能清晰的记得这所小学四个字的校训“宁朴勿华”。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百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校训,就是宁朴勿华。有些时候不要追求什么华丽的辞藻,就是特别朴实的表达出我这所学校要表达出什么,你能想清楚你要办什么样的教育,而且能坚持下来,那你这个学校想没特色都难。刚才说的什么是学校特色,什么是学校特色建设?我们怎么样去推动学校进行特色建设?当一个外人去外部审视那三个关键词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一种状态。但是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从一线实践当中过来的,你们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它绝对不是在一个点上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那如何进行学校的特色建设?也是斗胆让各位来指正。
        当时我们这个团队,原来方院长是我们的主管院长,这些年我们一直围绕这个做的时候,也得到了一些区县、领导或者是校长们的认可,所以2009年,朝阳区政府就直接通过方院长委托我们做9所学校分层分类学校课程的指导。因为我先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陈述,我们也要去想想到底什么是学校特色,我自己也琢磨了一下。从学校内部的角度来讲,什么是学校特色建设呢?我就把自己想的先斗胆放在这儿。我认为学校是在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以学校独到的教育价值观为导向,进行个性化办学的过程。一个是整体发展战略,一个是教育价值观,还有一个是个性化,也提炼这三个关键词。
        整体发展战略我们说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前提,因为我在2007年、2008年那几年接触小学校长班来做特色建设,有很多校长们当时讨论时候都觉得有困惑,因为实践中有些学校的特色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尤其在那几年教育行政力度推动那么大的时候,觉得为了搞出学校要有个特色,我必须要做一个特色。这一点都不夸张的跟你们讲,我们有一个区的校长跟我讲,说我们学校的特色建设方案就是领导班子头天晚上,因为教委第二天让交建设方案,我们领导班子开会研讨琢磨出来的,就交上去了。我想这种应景之作,或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情况,当时都是校长们表示出来的一个困惑。就是好像为了要有特色而必须做一个特色,而没有说把特色建设作为是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去思考。而且还有一部分校长有困惑,认为特色是额外,学校常规工作之外一个额外工作,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在这个团队中需要去澄清的一个地方,我们认为学校特色应该是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去思考的。
        你为什么要去凸显你学校这个特色?一定是基于你学校的定位,你对学校教育的这种价值定位的思考,思考这个特色。当然随着这几年各区都在推这个的过程中,也有机会参与了一些区县小学的这方面工作。2012年参加了海淀做了一个特色校的评审,走近了海淀区的一些特色校,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区,包括教科院也都在推这个事,做特色发展规划,所以都有怎么去思考特色的问题,把它当做一个额外的事情?把它当做一个不得以,或者是当做一个课题,就是没有把它当做一个整体的发展、内在的东西去思考。甚至在平常和校长们交流的过程中,有些校长熟了也会直言不讳的说,我们这个特色就是前任校长的特色。甚至我自己带过的一个班里,一个校长就是,这个校长一调离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特色就没了,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状况。你像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这个校长本人自己特别喜欢管乐,因为他的资源,所以他每到一个学校都会把这个学校的管乐,鼓号队弄的特别有声有色。因为正好这所学校前后两任校长都来我这儿学习,我就会问,上次你们学校提这个特色,现在怎么样了?现任校长就说前任校长走了之后我们这个就很难再继续了。所以我们也要去思考,学校的特色和校长的特色,是不是和校长的兴趣划等号呀?由此引出第二个核心词,教育价值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一定是这个学校独有的,以这所学校上上下下都共同认可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为导向,你去认可,你去推动做的这件事情,进行个性化办学。这个个性化我们说是学校特色实施的一种形式,这几个词其实我们学院季萍老师最早说,说做特别的事,包括特别的做事。
        大家都在这么干教育的时候,现在像课程改革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整个国家课改的框架就给了大家一个可以自主的空间,做特别的事。别人没做你去做,或者是大家都在这么做的时候,都在做同样事情的时候,你做这件事情的方式方法、路径不一样,就是特别的做事,这是个性化实施的各种形式。不知道这三个关键词能不能代表我们学校建设从内部思考,从学校内部人员去思考,学校特色建设应该怎么做。
        二、教育督导如何关注学校的特色建设
        在座的各位是督学,作为我们督学做的督导工作,又怎么样去促进学校的特色建设呢?因为你现在不可能代替它去思考,不能代替它去直接身体力行的做。但是我们的督导工作按照形式有专项督导,像这几年北京各区都做了专项督导特色化评估,特色是督导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专项督导。更多像咱们现在经常性的督导,还有专题性的督导,甚至一些督导调研形式,你到一个学校不可避免要去关注这个学校的特色经验是什么,或者人家也希望您能给他们留下未来学校能够更好自主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所以我想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可以怎么样关注这所学校的特色建设。尤其现在咱们的责任督学,它是一种常态化的督导,经常性的督导,经常到学校看一看,更有利于从这个视角来关注学校的特色建设。
        如果是你经常关注的一所学校,看他特色建设,首先看他的特色定位,再关注它的特色实施过程。
        最近接到咱们的任务之后,因为我这个讲座是第二次讲,放假前正好通州也有一个特色培训班,当时也让我去讲,我讲的也是这个,不过没有这一段话,我想教育督导做特色建设应该怎样进行,也正好结合这本书里一位老师的想法,就是教育督导促特色建设,就是在我们当下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依据我们现在认可的指导思想,采用科学方法对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定位、基本过程、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典型经验、效果的影响、当然还应该对他们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应该怎样深化,怎样改进,怎样发展的构想,对他们进行揭示、评议、判断和专业性的管理活动,更多的可以当做是研究性的研讨活动。就是你跟学校谈,不代表监督职责,马上给人盖棺定论,说你学校怎么样,那样可能不太妥当。所以我这个专题应该说更适合刚才提到的研究和指导,就这个问题和学校一起合作、研究、探讨人家学校特色建设应该怎样进行。
        (一)关注学校的特色定位
        1.定位不准。我们如果讲市场的话,任何一个品牌只有它定位合适,才能够更长久的生存和有影响力。学校其实也应该是这样,找准自己的定位才有更长足的发展和影响力。我在写这一章的过程中,也梳理过,当前很多学校在做学校特色的时候,之所以会存在问题,可能就是当时定位发生了偏差。比如说定位不准,跟你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有落差,有差距,或者不符合你学校现有的条件。虽然在一任校长的努力推动下,提是提了,我们学校要做这样的特色建设,但是往往很难坚持下来,难以为继,这是跟定位不准有很大关系的,所以会导致后任校长没法再做了,我就要重新寻找。2.定位功利。这么多年发现各个学校会做这个特色,那个特色,最大的原因是在这儿。说的直白一点,尤其对于一些中学来讲,可能是能为了更多的招揽生源,增加学校的影响力,所以他会有更多的实验班。当然也不能否认现在确实有很多好学校,根据自己学校发展的价值定位,真的在瞄准着未来人才的需要进行培养。3.定位不稳。这可能跟学校没什么关系,但是带来的问题是跟学校有关系的。因为我自己就接触过这样的校长,是朝阳区的一个校长,2010年,有一天带着一点哭腔给我打电话,也给我们学校另外一位老教授打了电话,其实就是想找人倾诉。他带着自己的老师,带着自己的干部,认认真真的真的一步步把自己的学校问题摸准了,方案也制定出来了,准备想干一番的时候,上级调令来了。实际上那个学校比现在的学校平台更大,他当然也感谢领导对他的重视,等于是对他的提拔。但是他有一点不甘心,觉得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东西没法去实现了,到了新学校可能矛盾问题更多一些,当时正处在刚去不到2个月的时间,同区肯定找不到人倾诉这个问题,就找到我们了,当时我也特别感慨,我也鼓励他,你在那个学校能带领老师干部朝着这样一个方向一起使劲,你完全可以在这个学校也一样。果不其然,现在在微信里,这个校长现在有特别阳光的心态,这个学校包括我前天从外地回来的时候,遇到一个孩子就是从那个学校出来的,我仔细问了那个孩子,你喜不喜欢这个学校。因为学校也不大,校长都认识,他就说起来了,说明他在那个学校干得非常好,我也特别高兴。
        后来有一次到朝阳做讲座的时候跟他们开玩笑,如果组织挑选干部的时候能考虑一下他的业务,这个校长处于什么样的节点,能让他把事情做的更扎实有效一些,组织部门,业务部门可以紧密配合起来,这样对校长本人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可能会更有利一些。
        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进行特色定位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几个要求:
        ①整体性。就是我们校长去关注这个话题的时候,一定要带领全校所有的人员去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最近这个团队也有很多校长会来找我们聊,说咨询也好,指导也好,聊这个学校的发展。我们都觉得我们不能单独跟你聊,你一定要带动起全校的老师们一起来思考你想跟我们聊的话题,这个事不是你单独带着一个副校长、书记聊就可以了,我们一定要让全体老师也知道,校长是在想这个事情,就是要让所有人都来想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特色应该怎样去定位。还有所有的方面,也就是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去想,跟我学校特色定位有什么关联,所以整体性我觉得是这样。还应该含括所有的对象,过去我们讲学校特色一定是作用于学生身上,现在不仅仅是作用于学生身上,还应该包括老师身上。学校特色的最终落脚点,最终的发展应该是师生共同的发展。
        ②前瞻性。站在教育发展前沿的角度上思考,刚才举十一学校的例子也是这样。我觉得一定是要为了整个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需求的角度去思考。
        ③可行性。最高的标准不一定是最好的,可能最适合的才是最符合你这个学校的。
        ④稳定性。一旦选准了,定位好了,通过教代会稳定下来,落实下来。作为教育督导我们去关注一个学校的特色定位,你可以去考量什么呢?因为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就是调研,有访谈,有座谈,有文献查阅,有活动的观察等各个方面。我们去关注他特色定位的时候,首先要看他是否是基于科学的调研分析,这个可以通过和校长的交流,和老师的交流,和干部的交流。有时候你问校长:你们学校为什么要选这个特色来进行建设?校长的回答真的能让你发现问题,像我刚才说有个校长朋友会说:当然那个在评审现场听不到,是在底下,在评审现场我也听到过一个说法,说是一个偶然的契机,我们学校某个老师发现他有某方面的兴趣、特长,我说那你就做一个兴趣班或者特长班,我们学校的特色就开始做成这样了。那你想,如果是您您怎么评估他这所学校特色建设最初的起源?如果说有指标的话,你可能对他的评估打分就会比较低,因为你一定会思考你学校的特色定位不能基于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而是要把偶然机会和学校整体发展的契机融合在一起。
        你去看他的调研是否有对宏观环境的调研,哪怕这个偶然契机激发了校长思考这个问题,也要看这个老师的特长是不是现在教育所倡导的一个方向;还要去调研中观环境,这应该是更多校长一定要去做的调研,就是学校所在地区的情况以及周边的情况。因为所在地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都会影响学校育人的要求,也自然会影响到学校的特色定位,你看他的特色定位是不是和他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他是不是充分的利用好了周边的资源,还有整个社区对他学校资源的期望。第三个调研是看这个学校自身的家底,我们去评估的时候也会做这一块,有时候真的校长报告也好或者是给你的这种汇报也好,从文字到表达,都觉得很不错。但是如果你真深入到这所学校去跟老师聊,跟学生聊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是不是这个特色真的是在学校内部生长起来的。
        所以我们项目组也提出来了,一个学校他的特色定位可以有三个不同的维度去选择:
        可以从学校内部竞争的相对优势来选择,是不是在学校内做的突出,有成绩,有资源,有各个方面较好的一个角度,去扬长。我个人认为也可以从补短的角度考虑,因为相对一些学校的薄弱环节,这一直是咱学校的心头大患,校长希望能集中精力解决这样一个弱项,可能确定这样一个点的时候,我们把资源、把人力,能够放在这一块去努力改善和提高,然后坚持下来。可能薄弱的方面反而能转变为长项,这个我没敢写,我是觉得扬长、补短两个视角都可以。
        从学校外部竞争因素来比较,你跟周边学校,跟同一层次的学校比,你具备哪些优势,具备哪些资源,具备哪些条件。当然名校或者好学校,它的定位更要高瞻远瞩,要站在未来趋势来把握,因为它是引领标准。
        作为督学我们去督导这一块的时候,到一个学校去首先要看它的学校特色发展规划,现在督学工作职责里面有一条就是要看学校的发展规划,当然不是专门的特色发展,就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的发展目标,这一块可以发现学校特色的这个问题有哪些。这也是我们团队共同的,王老师写评估的时候谈到的话题,我借用了一下。
        ①理念空泛,目标虚幻。提的办学理念都特别空,像密云的那个校长,因为他是新到这个学校来的,他说学校校长提的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我们各级各类的组织层面都可以提这样一个理念,相对我们学校办学理念来讲,这就稍微空泛一些。各校都可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和谐发展的办学原则,各校要提出自己学校具体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其目标也特别虚幻,这几年好多了,学校制定目标的时候也注意了,之前很多学校的目标特别虚,特别抽象,一说就是我要把学校变成一流的什么什么学校,但是这个一流的标准在哪儿?没有,所以目标也是特别虚,特别抽象。
        ②事务至上,价值缺失。我看过一个区整个初中的发展规划,就看各个学校交上来都是非常具体的一件事,两件事。2013年—2014年我们学校教学一二三四,德育一二三四,都是特别具体要做的事。当然这需要有,因为这是实现我们学校办学目标的具体举措,没问题,但是你要光是事务至上,缺失了你办学的追求,你学校的价值定位在哪儿?所以价值缺失。我觉得写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一定要去彰显我们学校发展的目标,它的价值,给它定位在哪里。
        ③专家替代,自主不足。这些年出现了一种现象,很多时候都是专家越俎代庖,都帮着写,但是我们这个团队和学校接触的过程中,一直想强调的是你不要希望什么东西我来帮你,过去也有一些校长说你能帮我们写学校发展规划吗?或者写一个什么申报方案?对不起,我们不能帮,帮不了。所以我们就特别想说,我们是在你们需要的时候给你们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能做到的仅此而已,一定不是帮你们,而是你们自己做这些事情。你们思考的角度,如果是局内人容易迷失的话,也许我们是局外人可以看看你们可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所以这一点我们认为也是当下容易存在的一个问题。
        ④概念模糊,表述冗繁。一大段一大段的表述很多,让他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和那个概念啥关系的时候,可能校长自己都不好解释。有的教育家说过什么,那个教育专家说什么,就是这样的。
        ⑤外围发力,内涵疲软。就是在外面做的功夫多,包装的多,外面做的活动的样子、框架等等,注重内涵并不多。其实我自己在高中教育班里,尤其2012年那个班,很多校长自己都成功申报为北京特色建设实验学校,他们说我们自己能申报下来就是因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申报下来之后他自己都觉得很难推动下去。有一个学校我们去过两三次,觉得真的挺难的,因为规模大,他申报下来的题也比较难。
        ⑥包装有术,措施无方。就是外表看起来非常光鲜亮丽,但是没有真正培训,就是校长讲出来的整个学校特色的理念,环境特色变化很大,可能到课堂中去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所以这几年我在校长班有一个讲座,就是讲课堂评价标准,如何助力学校课堂建设。也是这些年碰到的凸显问题,校长们自己都困惑,他们说整个理念的梳理,大会小会都宣传,但是还是困惑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怎么样能够自觉的践行,能够去实现我们学校提的办学理念。后来我们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发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没有任何跟这方面有关系的。
        ⑦注重墙内,忽视墙外。就是有些比较低调的校长,是需要我们督导去发现特色经验的,通过我们督学的平台,督导的平台替他们去总结、宣传。
        ⑧重智轻德,目标分化。督导是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四个字“教育教学”,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是注重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教育的质量。昨天刘主任讲的很多案例中,其实都在强调,希望各位督学能够去树立以德树人,注重教育质量,通过督导触动校长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特殊规划当中是不是光注重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德性方面或者是价值层面目标的定位,一个措施的实现有没有具体的举措。
        (二)关注学校特色实施的策略
        这在我们整个督导过程中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完成的,你可以持续关注这个学校,是一种研究和指导,不是一次你就能看到这个学校到底是怎么样的,要通过你多次的关注去看看这所学校他在推动学校特色建设时候的实施过程。我想咱们可以通过这六个方面,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概括起来是这六个方面,比较明显,在实践当中校长们关注的更多。
        1.升华为文化引领
        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我们说特色建设最高级阶段就是文化特色,就是我们说的需要文化建设。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梳理出这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刚才我们的概念里也提到了,要以这所学校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你进入到一个学校,不管你接触到这个学校的校长怎么跟你说,或者看他的文献,看他的报告,这都不重要,就要到现场去感受,因为文化是无形的。这是从校长的视角,需要校长对学校特色本身进行深入挖掘,能够抓住学校特色本身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并且把这种核心价值提高到学校文化价值的高度。
        举两个例子:从学校坚持了多年的特色象棋项目中,挖掘出学校独有的价值观,即走好人生每一步。这样一个独有的育人价值,不仅针对孩子适宜,也同样针对老师。所以我刚才说的独到的价值观,应该共同作用在师生身上,老师也要做好自己人生发展的每一步规划。像我们放假前去的101中学,他们在做自我教育特色,提出培养具有担当意识和能力的未来杰出人才,这是对自己学校人才规格有了一个具体的描述,德育校长谈整个人文教育的特色,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培养孩子具有担当意识,培养他们具有一种领袖能力。这一块可能恰恰是我们这些年来在带班过程中,校长们稍微需要外界的推动或者是帮助的地方。有很多学校可能他的特色活动做的有声有色,但是他没有进行上升、梳理,更多的就停留在特色活动的层面,而没有把自己学校特色背后的教育价值观作为学校价值观的一部分,大张旗鼓的树立起来,所以导致老把它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没有上升到价值层面。所以我觉得咱们作为督学,在座各位都有这么多年丰富的经验,可能需要我们这种慧眼去帮助我们一线校长认识,他做了这么多年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能不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提炼出来,升华为这所学校独有的文化,然后对全校师生员工去进行一种“洗脑”,价值观的东西就是需要慢慢洗脑,然后才能内化。
        原来实验二小,李烈校长谈到的以爱育爱观点,哪怕是清洁工,也得熟悉学校的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也都要做到每个人能张口说出。人手一个小册子,先来熟悉,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谈谈你的体会,让他不断认同我这所学校提出来的办学理念,以达成共识。这一块应该讲我们在这几年的培训中做了一些工作,就是帮助一些学校,通过他原有的特色活动已经取得的经验,帮助他们梳理,今天我就不再举例了,因为我们海淀也有很多好的学校,也是从特色活动升华为文化引领的文化特色建设制度。
        2.内化于机制保障
        在推动课程建设的时候,有没有机制的保障?一个学校校长要推动学校特色的建设,需要对学校现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微创新,形成有力的特色建设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与制度保障。我这里更愿意说是微创新,因为不一定是大动作,我们放假前去的101中学,郭校长也是这个观点,我特别认同。因为现在搞教育不可能是全部推倒重新再来,肯定是在原有结构中进行微调整,潜移默化的慢慢进行改革。当时举的例子好像也是十一学校,调整机制,重建高中转型,这是从李校长那本书《面向个体的教育》里摘出的一段话,因为咱们海淀的同学都非常熟悉了,所以我就不再赘述了。
        3.体现于课程建设
        我们说体现于课程建设意味着学校特色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与设置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一个学校的产品是什么?过去大家都觉得学生是我们学校的产品,但是这些年我们逐渐改变观念了,学生不是咱们的产品,而是咱们的服务对象,教育对象。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是我们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课程、活动等等。所以课程建设有没有特色是最能够集中体现你学校特色的,这一点海淀应该说做得挺好的,很多特色校都是从这一块入手的。包括北京有一个专门的项目“遨游项目”,也是来推动课程建设,就是除了国家提出来的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外,提出来对这些课程进行整合,在座有些学校就在做,海淀好象有不少,全市一共几十所,海淀可能就占了很多。咱们许培军校长的学校就是,北京小学、朝阳区芳草地小学等等都做过了几次现场会,应该说都是在做这个。包括清华附小获得了国家课改的一等奖。市教委委员李奕说:让高中学校的校长去看看就是我们的1+X课程建设。我们每次去完现场都会有一个学员的反馈,校长们的反馈非常好,受到的触动和启发也非常大。
        所以这一块可以着重关注。我们首先一定是先关注刚才提到的学校有没有它的价值定位,你学校要办什么样的教育,你首先知道他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才去看他通过什么教育来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能够提供的产品“课程”是什么,来实现我们这样的目标。
        学校特色的话题还是有争议的,为什么中国会出现一拨高潮起来,又一拨沉浸下去了,我觉得都是有缘由的。刚才我们也说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共性的居多,为什么要谈特色。昨天有人提到我们总目标是有的,像我们的教育方针里就明确提出来,我们教育培养目标是要干吗?我们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总目标定出来了。但是具体的目标,对每一个具体的办学者来讲,尤其具体到每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来讲,您一定要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去培养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您一定要有个具体的描述,因为我们所有的教育活动对人的发展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人的发展面肯定是不均衡的,一定是有侧重的。包括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要因地,因人,因势。有各种条件的不一样,我们能突出做什么?包括到了高中阶段,我还能为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做什么。所以我觉得这种学校价值定位要围绕学校自己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来思考。
        4.强化于课堂教学
        有一个重要的实施举措我们要去关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校的主阵地就在课堂,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师生双方生命成长的地方。现在有很多校长都说以生命影响生命,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夸张,确实在课堂中是这样。刚才也提到校长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困惑的地方,学校宣传的这些办学理念怎样落地,能够让我们的老师自己主动践行,去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你课堂的教育教学行为践行。老师的职责,我们都知道四个字“教书育人”,可是真正咱们也清楚,现在老师受很多外在的影响和制约,这四个字就剩下两个字了“教书”,教学任务完成了,我的职责就完成了,很多一线老师就是这么想的。其实我们说这四个字里面有一个主体价值存在,应该说育人是我们教师更主要的一个职责所在。
        同样刚刚我们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原来学校管理者的眼光就盯在教学质量上,今天我们在这样一个强调立德树人的关键词下,我们说大家还要思考教育的质量。育什么?一定是我们学校自己独有的育人规则,培养什么样的人。督导过程中一定要促进学校去思考,我们学校的办学定位、价值定位在哪里?一定要定位定好,要做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定好定位以后,要让每一位老师行动起来,按照现有的教师队伍现状来看,还是要看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来促进老师的行动。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我自己是学学校管理的,但是有一个教育评价这门课,我一直在本科班上,九几年我上课的时候做过一项工作,因为我们本科班基本上都是学校的普通老师,让他们交自己的听课评价表,作为作业交上来。我收集了大概两三年,北京这么多区县,这么多学校、学员交上来的,如果你不去看这个学校的名称,你一点都不会发现这所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跟别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大同小异。那就可想而知,咱们这样的一个课堂教学评价表更多针对的是什么?是教学,是针对课堂教学。
        在座的不少督学都是教研员出身的,现在咱们教研去促进老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新任教师,他怎么当好老师,怎么胜任教师的岗位,一定要去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所以您重点关注老师的教这样一个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好,或者是指导标准也好,没有问题,不否认,但是如果一个学校只有这样的一份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这是我自己认为。而且现在在一些学校我们也说,我觉得那种标准可能更适合于新教师。要有指导老师怎么教,怎么更多的思考培养学生,落实学校独有的育人目标,针对新教师后面的发展阶段,比如说成熟型的教师,甚至优秀的教师,能体现我们学校特色的,我们学校独有教育价值观的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的评估标准。
        如果说评估标准不合适的话,咱们还可以用一个词叫观察标准,因为一说评价好像马上就有一个价值判断在里面。所以我们可以弱化这种高利害的关系,让老师能通过我们所倡导的一种标准,主动朝我们学校所希望的方向去努力。所以我们这里说,一个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举措就是要强化课堂教学,这个策略需要学校去思考。学校特色体现在课堂当中的哪些方面?一个是体现在每门学科的价值上,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尤其是要具备本校特色方面的育人价值。正好昨天提到一个文件,教育部3月30号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课改文件,里面就强调了每门学科都要有自己的育人准则,每门学科的老师都要关注育人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学校的校长提出,要关注不同学科老师育人能力的培养。基教二司发的文件,这里面提到要研究学生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现在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做这样的事情,市里督学大讲堂也一直希望能请相关教授讲这个问题。
        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最近一段时间颁发的各种各样的文件,都在提教育教学这一块要强调育人的能力。所以作为督导,去听课评课一定要把握这个方向,我们不是简单的评老师教学这块,因为教学的专业能力我觉得教研员更需要发挥重要作用,而我们督导更应该把握方向,育人这一块是一个根本的方向。所以您去督导这个学校去看育人这一块有没有落实的时候,可以拿这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评课标准,看他的标准是仅关注教学方面,还是关注教育教学,尤其看这个学校独有的一些育人价值观念。因为你想学校的特色怎么来?一定是要在课堂中去体现,所以要让老师行动起来。如果学校的标准没有提到这一块的话,可以建议校长能去思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加入学校独有的特色理念。比如说我们提自主教育,我们提尊重教育,不管提什么教育,您这个教育价值观是不是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如果你在评价标准里都没有任何体现的话,可能就是你提你的,我做我的。
        千校一面,拿来主义。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很多校长特别热衷要其他学校的材料,希望能拿回去就学习、借鉴,这就是拿来主义。还有就是抽象笼统,千课一面,现在教育部文件明确提出不同学科的育人的功能,现在学校里的评课都拿着同一个标准,当然我们可以说校长去听不同课的时候,或者我们听不同课的时候对这个标准也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学校为什么不配合不同的学科制定符合这个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评价标准呢?因为每个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它能够发挥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像英语特别强调的就是听说、表达、交流,英语的评课标准可能就会把这一块能力凸显出来,跟数学,跟动手的标准就不太一样,你的这种权重也好,指标也好,对它的设计就不一样,对老师发挥的作用可能评估的时候也会看到不一样。所以这一块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督导工作给他们提醒的,我们可以做哪些改进,既然国家这么重视不同学科的育人能力,不同学科老师的育人能力,不同学科的育人价值,我们一定可以区分出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在我们的课堂听课评课表中,就可以通过这种标准导向。过去说评价是指挥棒,你评什么我就教什么,那我们评价标准里有这一块导向,不管他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你提出来了他至少要去努力的做一做,试一试。我们这几年确实在校长培训班中尽量在呼吁,能不能围绕着教书育人,强调对不同老师的育人能力培养这一块,先从课堂学科的听评课标准入手,去做一些微改进。不一定是全部变化,因为咱们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有它的一个体系,比如说从整个区里教研的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咱们在自己学校特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哪怕就加一条。这个评价标准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指标体系,因为我们看到的量化评价,全是通过指标体系的逐级分解到可量化的过程。还有一种标准是概括性问题,不见得一定要通过一级一级逐级量化指标体系呈现这个内容,我们可能就通过一个问题的提出,让老师们去关注:本节课是否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或者本节课是否落实了学校核心的品质?等于就是让我们的听评课人能够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让我们讲课的老师能够去思考:在备课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要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注意培养我这个班上学生的哪些能力、哪些品质?他就有目的,而且可能他自己的行为也会注意。很多学校都提倡尊重教育,说实话十几年前真正去一个学校听课的时候,一节课下来觉得校长提尊重够响的,但是老师在课堂中的表现还不够尊重,比如说他提问的面,就专门针对好学生,对弱一点的学生可能就没有照顾到,类似这样的。那你说如果你有这样一种概括性的引导,本节课你有没有落实尊重理念,尊重每一个层面的学生,不管怎么样他至少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要做一些改进。
        5.创新于活动设计
        我在班上讲课的时候,很多校长都提出来可以跟他们学校结合。我说没有具体的原则怎么改,我们可以用提倡的理念跟老师们进行沟通。一定不要说由上往下提,要自上而下的发起讨论。一个理想的能够体现办学理念的,能体现出我们学校育人目标的课堂应该是怎么样的?唤起老师们这样一种讨论。创新于活动设计,这个我们应该都能关注到,很多校长的注意力会放在这儿,一个学校的特色肯定会注重在常规的很多活动当中,甚至特别常态化的。比如说小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节日的活动,平时的一些常规活动等等,都会要求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创新于活动设计,这应该是学校特色,校长们自己会考虑的。但我们要去关注这个创新的内涵是否会有它的逻辑一致性和一贯性的,因为咱们现在有些学校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就是刚才说的为了特色而特色,为了出奇、出巧,很容易会把方向搞偏。
        原来有一个领导举了个例子,当时为了活动花样有点新意,脑袋一热可能就做出了一些不是老师该做的一些东西,倒是忘了具体的案例了。所以作为督导我们要去关注的就是创新的背后,是不是符合我们教育的规律,是不是尊重了教育的规律,是否与学校自己办学理念的逻辑有一致性。因为现在冒新词,冒花样确实太多,包装的过度,这个词和那个词之间有没有内涵的一致性?
        6.外显于环境打造
        我们应该可以很好理解,尤其是借着汶川地震之后,北京好多学校的校园工程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几年确实有很大的变化,过去很多学校热衷于有了一笔专项经费,请一个文化公司来包装,设计出来,我觉得现在这样的校长越来越少了。因为都知道你到底是要办自己的学校还是办文化公司的学校,你从人家库里的材料选出来就贴在墙上了?这样的少多了。前一阵科长班到了亦庄实验小学,那真的在办一所孩子们喜欢的学校,整个环境就能看出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儿童的视角。所以包括我自己的一个学员也是,曾经跟我交流的时候说,领导会不会觉得我们学校很乱?我说你是想办一个你们领导认为非常干净整齐,特别刻板规范的学校,还是让孩子能够在你学校撒欢的学校?他说我还是想让学生进了学校不愿意走,办这样一个学校。所以环境打造也是如此,有很多校长是立足在我喜欢哪个人物,我习惯什么就弄什么。像一个郊区的中学,很明显这个学校就是几任校长的痕迹截然不同,一个校长特别喜欢毛泽东,那个学校办公室都可以看到毛主席的像,诗词也有很多;后一任校长可能又喜欢西方的一个教育家,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这个角落是这样的风格,那个角落是那样的风格,这样就没有办学理念内涵的一致性。
        不管从哪个角度,我们说环境打造一定是从学生的视角,因为我刚才说了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要为他的成长服务。所以只要把握住这样一个根本,我觉得这所学校的环境就一定是合适的。
这么多所谓的实施策略,其实最终就是想告诉校长们,进行学校特色建设的时候不应该进行点状思考,而应该进行系统思考,尤其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统帅学校整体工作,体现学校价值观、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的行为方式。
        (三)关注学校特色建设的评估与改进
        当然作为督学看一所学校有没有特色,一定是通过我们对它的特色建设的评估,从对它提出来能够进行改进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当中去考虑。所以做好学校特色建设的评估,应该是我们督学要去发挥的一个指导作用。我们刚才说到了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过程,当然这所学校他的特色很明显,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那应该就是文化特色。事实上还有很多学校刚刚起步,甚至还有一些学校是没有特色的,像这种情况,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你先可以判断出这所学校到底特色建设在哪一个阶段?其实我的提法跟我们这本书里陈丽老师写的,学校特色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差不多。四个阶段:孕育、成长、成熟、品牌。
        你还没有特色,正在琢磨的时候,像密云李校长来找我们,他们就在琢磨学校应该怎么发展,马上要十三五了,该做新的发展规划,我觉得这还是属于有想法的校长,他知道提前来思考这个问题,所以他就是孕育阶段。学校成长周期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些校长说到了发展的高原期,不能突破自己,那有一个发展的第二曲线,还要寻找一个突破口,能让学校获得再一次的飞跃。孕育其实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来讲都适用,你寻找哪些新的发展点都有一个孕育的过程。成长阶段,你想好了这个点之后怎么样培育,让它成长起来。成熟就是应该发展的越来越好,逐渐壮大,小苗长成大树了,各方面做的都非常到位。品牌阶段就是这个大树都被别人知晓了,比如说北京银杏树这么有名,钓鱼台旁边那几棵大树都成品牌了。根据它处于不同的阶段去帮助它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努力,比如说它还需要哪些,我们能给哪些帮助。那怎么进行判断呢?可以有七个不同的判断角度:
        1.内涵的深刻度。很可能校长自己就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还很不成熟,需要你去帮助他把他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2.理念的认同度。他自己能想清楚,表达清楚是一方面,还得让他的干部队伍,他的老师队伍能够理解他的想法,能够对这个内涵有所了解,然后慢慢的让所有老师都认同,或者这所学校大多数老师能够认同。比如刚才我举例的实验二小李校长,人家自己都说了,按照教学来讲原来是一个主体,但是现在双主体大家都反对,但是坚持下来学界也认同她,到现在她自己学校每一个老师都能说得琅琅上口,取得了共识,这就肯定不是孕育阶段,一定是到了品牌阶段,我们广为熟知。
       3.参与的广泛度。
       4.实践的系列度。有些活动是开始小范围进行实验的,这个无可厚非,而且现在我们也主张这样,不要一来大张旗鼓的全部铺开,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就一定是正确能成功的?所以你先不要提让全体老师都做,你先做,先让骨干老师认同你这个观点,认同你这个想法,让他们先试起来。试完以后有哪些经验教训再改,再扩大面。
        5.学科的渗透度。一开始是一个学科慢慢扩展,比如比较典型的是学校提美育特色,数学学科也有美,都是慢慢渗透在各个相关学科的,才提出来以美建校。
        6.作用的迁移度
        7.优势的显效度。当然我们在评估的时候,方法一定要多样。常见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就是运用自己的知识,运用各种逻辑思想对学校特色建设的效果和水准做的整体判断。定量评价是督学根据实证调查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理论,建立评估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结果的总称。好的评价是需要这两方面,一个是事实判断,一个是价值判断。定量评价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法,更多的是帮助大家获取评价对象的客观事实到底是什么,然后依据标准,依据咱们的经验对他进行价值判断。当然这个价值判断,不同的评价主体会受自身需求程度不同的影响。咱们老说科学的评价,严格意义上讲没有,因为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的边界明显,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价值判断本身就表明我们这种评价是受不同评价主体影响的。
        这种评价方法运用的时候往往都是在现场,我们进入到一个学校现场的时候,真的要眼观六路,各个方面都要看到,所以也有多种方法。比如说文本分析,虽然我不是督学,但是现在有的校长希望能帮着看看东西,电子邮件先发过来看看,我们先从文本上了解了解。像那天谢老师的课也说到了,您去督导的时候看看他的制度文本是否符合法律的规范。我们看特色的时候,也可以看看它的特色目标,特色价值的定位,特色建设的举措。像咱们都经历了小学规划建设,初中建设还有高中特色建设的一些评估,好多专家都是先从文本分析开始。还有问卷调查,现在借助很多科研机构发放的一些比较专业的调查问卷,当然也可以配合我们自己督导团的需要去制定特定的问卷。
        与利益相关人的座谈会,是我们记录学校督导现场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家长、学生、社区代表都包括,还有专家,实地现场的观察。到一个学校去看什么?看学生、看老师、看干部、看活动、看课堂,看环境。不管校长讲的是什么,一进入到现场,一定会暴露出这个校长说的背后的一些东西。前一阵子我们去一个学校,因为搞活动去的比较早,七点半不到我就到了学校门口,当时一个细节深深的打动了我:现在学校门口都有保安或者是执勤的民警,每一个入校门的孩子都会向保安鞠躬敬礼,保安也特别自然的回应孩子们的鞠躬敬礼。不管这个校长讲什么,这个学校的德性的养成一定很好。后面我跟主任聊天,快八点了,那边响起国歌了,要升国旗了。我再观察,这个校园的任何角落都安静下来,所有的孩子不管是迟到了还是怎样,都停在原处行少先队礼,老师行注目礼,这个学校在这方面一定是做得特别到位。反之有很多学校,说到门卫,我同事也讲了一个案例:当时他想让孩子去的一所名校,在非开放时间,门卫的态度特别差,他一下子就灰心了,说孩子要上这样的学校?算了吧,放弃选择这样一个学校。
        我觉得以后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我给孩子选择现在这所学校的时候也不认识这个学校的校长,就是在网上查了查,也问了教委对这所学校怎么看,他说别的不敢说,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肯定是不错的。我说那就行,我本身就是看中孩子从小要有好的行为习惯,所以今天还有很多老师问我:你后不后悔孩子没上名校?孩子已经六年级了,要说没有问题不可能,孩子回来有时候也能反馈学校管理当中,某些老师当中都有一些我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讲我不后悔,因为确实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非常好。在学业上,在生活上可以完全放手不用担心,这一点应该感谢学校。看学生,看老师,看干部,看活动,看课堂,还可以进行一些专项调研,个别访谈也很重要。
        督学代表的是政府,这是职责所在,所以就有高利害的关系在里面,因为这涉及到对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认定。现在提倡管办分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找其他的相关科研机构,因为我们作为第三方跟学校没有任何的利害关系,没有任何的利益牵连。那个密云校长就问我要做什么,我说你什么都不用准备,我们就找学生调研、老师调研,想知道学生对你们学校是怎么看的?老师认为学校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学生认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你要刻意准备我们又了解不到真实的信息了,什么都不用准备。
        最后,特色评估的时候评估反馈要深刻。
        评估反馈一定要就学校的特色意见进行反馈,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做得好的地方,但我们能不能就人家做的好的地方进行梳理和提炼,能够一针见血指出你这个做法好在哪儿,符合现在的教育方向,符合现在国家民族认可发展的方向;更需要对他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当然如果是正式督导,应该本着“公正、诚信、求实”的评估责任观进行指导,“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的评估本质观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评估价值观,这三观是督学行使职责应具备的一种观念。只有我们真正做到这些,才能够使学校认同,通过评价来促进建设,以评促建。
        刚才郑老师也提到了,用外事促内事,其实现在很多校长确实越来越多的认识到了。我们去一些学校的时候,校长都希望能说一些问题。有些话通过他自己不好说,通过我们好说,做到这种合作性的督导,事先跟校方有这样的合作,借咱们督导的口反映出去,更有利地推动内部的发展。
        反馈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校长类型和学校的类型,有所区别。一些新任校长或者不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由外校调 入当校长的,他更需要借助督学的力量去推动内部改革,就要给他有力的支持,这样就可以让学校感知评建结合的气息,还可以领略聚焦质量的氛围。这些年我没在一个学校待很长时间,一般去最多一天,但是原来在学校待过一学期,也曾经感受过一些同事去挂职回来的感受。往往过去遇到督导的时候,因为咱们是高利害评价,所以临时的补材料、补信息、补档案,这样的工作做的特别多。咱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的却是虚假的信息。
        我一直觉得经常性的督导比那种专项督导要来得更实在一些,他可以更深的接触。因为职责不同,我们代表政府去行使职权,经常性的督导是履行研究指导的职责,这样可以让督学和校方形成民主合作,这也符合第四代评价理论这种建构性的职责。原来的评价观认为我是评价者,你是被评价者,评价者高高在上,被评价者就觉得是被检查的,所以才会导致跟老鼠和猫的关系似的,就害怕,就希望能呈现特别完美,特别好的一面给你们看。如果是我们经常性督导,建立起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他把你当做一员,甚至可以依靠借助这样的力量,那么他可能就会敞开心胸,欢迎你们走进去。发现问题的时候也是协商式、讨论式、研究式的做法,所以经常性督导可以更多的这样做。现在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未来的使命可能会更发挥在这些地方。也许我这个课更适合放在责任督学那里去关注,因为他更需要常态的和学校去合作,常年的去合作。
        我要讲的就这么多,不知道是不是能给各位资深老督学一些启发和收获。还有一点时间,确实这个话题还是有争论的,咱们可以做一些互动和交流,我能回应的就回应,回应不了的回去再好好学习,也跟我们团队的同志们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如果时间关系,大家不便提出的话我们课下也可以多交流。
(北京市教育学院    何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