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培训 > 培训内容 > 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 提升课堂实效

时间:2019-10-29 08:49:50  字体显示:    阅读:

第十六责任区督学   解永良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和方法的探究过程、抽象过程、生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我市某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教师结构不太合理,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数量偏少。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方法需要优化。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以及我们责任督学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从变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发现学校的课堂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观念落后。不少老教师喜欢延用了几十年的“讲授式”进行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得少,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重视讲解,忽视学生主动练习。课堂中,经常发现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组织教学,一讲到底。师生互动少,很少出现师生、生互动的场景。同时,课堂中缺乏随堂巩固练习,取而代之的是课后作业。
         重视知识传授,忽略学科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可是,很多教师都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以致学生课堂思维不够活跃,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少强。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依赖性较高。
        怎样改变该校目前的教学现状呢?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更新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当前传统只重讲解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轻“讲”重“学”,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为此,我们从研读课标入手,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做了一些工作,简介如下: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科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的理念要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化,老师们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组织课堂教学,要探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课堂内可以将学生分成平均水平相近的几个活动小组,通过老师设计的几个“递进”的 “连环”的单元活动问题,以“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体会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实现对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并获得真切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活动过程,以获得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认真研究教学计划安排,明确实现教学计划的标志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体会过程、学会方法,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事实上学习是认知网络的建构和再建构.研究表明学生有效学习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富有成效的“个性化认知结构”,这个结构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可利用性.大量的题型复制、繁难的习题求解演示和解题术的记忆与重复等活动并不能导致这三种特征的获得.课堂要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深层次参与)而不是追求讲解内容的数量.外表看比较费时,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但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收获的是思想方法,是情感体验,是个性发展.学生会学,乐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谓终身受用.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关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和爱护学生的热情,给予学生足够的时空,学生的学习能力定能得到大大提高.
        加强集体备课,注重活动的设计。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精心设计单元活动问题,精心创设单元活动情境”.良好的活动问题、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动力功能、发展功能、育人功能,设计活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有: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思维情境,创设探究情境,创设分层教学情境,创设和谐情境.良好的活动问题、教学情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面向全体学生,探寻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因为学困生在传统的课堂上表现往往是缺少积极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无所事事,对问题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管.事实上所有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事实上课堂内学困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并不比优等生差.采用活动式课堂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分组学习时,要有意将学困生与优等生、中等生“巧妙”搭配.学困生在小组活动时内就有了比较多能够表达自已想法的机会,在小组内就可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在合作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有时在活动中学困生虽然没有发挥出主要作用,但他们确确实实在小组内做出一份贡献,等探索、交流完成后,他们一定会获得一份成就感.同时学困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也会学习到优、中等生的优点,长期的耳濡目染,应能得到潜移默化.同时由于单元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在兴趣,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还能有效防止分化.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一段时间后教师也慢慢地感受到了学生的一些变化,学生也欢迎、乐于参与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教学,教学的效果也有所提升。当然,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更有效率的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学习能力,学习技难,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里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不变的研究课题,这里面的研究只有更深入,没有最深入。上面的做法有不当之处请阅者批评指正。